四川自考学前教育专科12340《学前儿童发展》历年真题(二)
发布日期:10-12 11:11 分类:招生简章 阅读次数:238
摘要四川自考,学前教育专业,12340《学前儿童发展》,历年真题
12340学前儿童发展真题(二)
四川自考学前教育专科12340《学前儿童发展》历年真题
三、简答题(本大题共4小题,任选3小题回答,全部作答只按前3题评分。每小题8分,共24分。)
21.研究学前儿童发展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?
(1)客观性原则。
(2)发展性原则。
(3)教育性原则。
22.影响胎儿发育的母亲因素有哪些?
(1)母亲的生育年龄。
(2)母亲的疾病。
(3)母亲的情绪。
(4)母亲的营养。
23.教师应怎样提高幼儿注意的广度?
(1)教师应对幼儿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。
(2)呈现直观教具时,应有规律地排列,并且避免过多刺激同时出现。
(3)教师要使用能吸引幼儿兴趣、唤起幼儿情绪的教学方法。
24.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有哪些表现?
(1)提出“无稽”的问题。
(2)自编故事。
(3)创造性游戏。
(4)创造性绘画。
四、论述题(本大题共2小题,请任选1小题回答,全部作答只按前1题评分。共12分。)
25.试述幼儿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及其启示,并举例说明。
(1)感觉的相互作用: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,而是相互联系、相互制约的。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,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,或者降低,或者提高。
启示:教师上课的说话时应轻声细语,不要高声大叫,以免影响幼儿的感受力。
(2)感受性的变化:统一感受器,也可因刺激的连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改变:有时变现为感受性的提高。
启示:根据感受性变化的规律,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中,要有效利用幼儿的各种适应现象。在教育活动中应避免单一的刺激持久作用于幼儿,否则会使幼儿对其变得不敏感,影响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。
(3)感觉的对比:感受器官因为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相互对立的感受相互作用时,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,这就是对比现象。
启示:幼儿园教师掌握对比规律对其制作、使用直观教具和提高幼儿感受性具有重要意义。
26.试述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阶段和标志,并举例说明。
一般把3~6岁作为学前儿童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,其初步形成的标志有四个方面:
(1)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。
3岁以前,儿童的心理活动是混乱而零散的,他们的各种心理过程还在逐渐发生之中。到了幼儿园,调控能力逐步发展,逐渐成为儿童心理过程的协调者。幼儿末期,开始儿童能够按照一定的目的控制自己的行为,心理过程具有了整体性、系统性的特点。
(2)心理活动稳定的增长
儿童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。幼儿期,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受外界影响逐渐减少,开始能够按照一定的目的学习、思维、观察,而由于其自身对心理过程的调控能力逐渐增强,儿童能够对其行为和心理活动进行调控,保证其心理活动的稳定性。
(3)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
新生儿即存在气质类型的差异。到了幼儿期,儿童个性特征的差异更为明显了。同时,在智力和能力方面,儿童的特殊能力和智力差异也开始表现出来。此外,性格作为个性特征的核心也开始形成。
(4)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。
能动性对儿童的自我意识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具有很大影响。在自我意识方面,儿童的学习、生活和发展直接受自我意识水平的影响。3~6岁的儿童已经在自我评价及自信心方面表现出了差异。
27.芳芳已经4岁了。妈妈认为她现在都上幼儿园了,该学习一些新本领了,每天教她背诵唐诗宋词、儿歌诗歌,日复一日地帮她训练、复习,但是芳芳的兴趣不大,记的效果很不好。妈妈耐心教给她,第二天她就忘了,或者记不牢、记不准确。妈妈很生气,着急了就骂孩子:“你什么都记不住,一点记性也没有,教你也白教!”妈妈心里非常着急,认定芳芳是记忆力不好,苦于如何提高她的记忆力水平。
请结合案例,谈谈应该如何提高儿童的记忆力。
(1)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。在选择教育内容时,芳芳妈妈应该选择芳芳感兴趣、愿意接受的材料,这样才能引起她学习的兴趣。
(2)使儿童明确记忆的任务。在向芳芳提出记忆要求时,芳芳妈妈应该向她指出明确的记忆任务。当她完成任务时,给以及时肯定和赞扬,提高其记忆的积极性。
(3)叫儿童学习运用记忆策略。芳芳妈妈在教芳芳记忆时,应该教给她一些她能够掌握的记忆策略,如归类法、联系法等,帮助她减轻记忆的负担,同时使她记得更牢固。
(4)帮助儿童进行合理的复习。在芳芳情绪稳定时,引导她进行记忆内容的重复和复习,是巩固她的记忆、提高其记忆能力的最佳方法。
文章系作者授权发布原创作品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盛腾教育立场,转载请注明来源,违者必究。
为您提供最新、最全面的自考资讯。
腾教育是一家专业从事集学历教育、文化培训、资格等级培训、艺术高考集训为一体的具有正规办学许可的教学单位。
